名医有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方玉主任:怎么样判断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如何判断营养不良,肿瘤患者怎么吃饭,肿瘤病人吃什么好

徐曼莉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19:38:56,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型靶向药免费试用
肿瘤新型靶向药免费试用

名医有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方玉主任:怎么样判断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如何判断营养不良,肿瘤患者怎么吃饭,肿瘤病人吃什么好

《名医有约》

每期一位名医,

三分钟,

让你掌握一个抗癌知识

直面肿瘤,

我们与您一起战胜癌症。

十个癌症患者,7个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生存期短,不能耐受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或毒副反应更多,对治疗反应也不敏感。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属于营养不良呢?四叶草营养与免疫 特意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方玉主任来跟大家详细介绍下肿瘤病人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讲解:肿瘤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视频内容:肿瘤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实际上是一种疾病。因为它会影响你的免疫功能、影响你对治疗的耐受、甚至影响你的生存期。

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发现:在治疗期间体重下降越多或者说体重越瘦的病人,他其实对治疗的耐受会越差、生存期会越短,你如何来判断你有没有营养不良?

其实有两个很简单的指标:

1、体重有下降有没有超过5%;

2、你的吃饭减少有没有超过1/3到一半。如果吃饭跟平时比少了一半超过一周,那就属于营养不良。或者说超过三分之一以上超过两周。

你就尽快要去找专业的营养师给您进行营养评定,看看有没有营养的问题,问题在哪儿?通过营养干预、然后早期治疗、早期来纠正这种营养不良还是有效果的。

但是如果说已经到晚期掉了十几公斤体重,你再要长回去,就基本上可能无力回天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早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健康人而言,不吃饭只是饿得慌;但对肿瘤患者而言,不吃饭则意味着死亡。

《史记》有云: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大的事情。肿瘤患者如何吃饭?应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着手,追求感性吃饭与理性吃饭的统一。

感性吃饭

所谓感性吃饭,就是要通过强化感官刺激,增加食欲。

食欲下降是肿瘤患者的一个常见症状,如何激起患者的食欲是肿瘤营养的重要课题。接下来我们从眼、鼻、舌、心四个方面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何为感性吃饭。

1、用眼吃饭

我们一般对于美食的形容都是“色香味俱全”,把“色”摆到了第一位。

科学研究发现食物的感官性状可以影响食欲,感官性状好的食物“看了就想吃”,不好的食物“看了就饱了”。

肿瘤患者的食物应该“秀色可餐”,希望“琳琅满目”,使患者“一见钟情”,达到“望梅止渴”的效果。

在水果、蔬菜的选择方面,不应该长期食用单一色泽、单一品类食物,要注重五光十色、丰富多彩。

2、用鼻吃饭

民间有一句俗语: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其科学性姑且不论,但是足以说明人们对食物气味的重视。

肿瘤患者的嗅觉常常障碍,在食物中增加调味品和香料如桂皮、生姜、柠檬等,可以改善食物气味,从而增加食欲。

3、用舌吃饭

我国传统文化将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建议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

肿瘤患者的味觉常常变化,包括味觉丧失、味觉减退、味觉障碍和味幻觉4个方面,常见化学味、金属味、药味和苦味。

不同味觉变化的处理建议如下

4、用心吃饭

研究发现:多人一起进餐时比个人单独进餐时吃得多,吃自助餐时比吃桌餐时吃得多,小分量进餐时比大分量进餐时吃得多,一日多餐时比一日三餐时吃得多。

基于此,肿瘤患者应该制订一份饮食计划表,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6餐,以小分量的形式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在愉快的环境、与愉悦的对象、用充足的时间享用食物。

理性吃饭

理性吃饭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心理的愉悦,而是为了生理的需要,为了健康、为了生存。

相对于感性吃饭,肿瘤患者本人更应该理性吃饭,把吃饭当吃药,把吃饭当任务。怎么吃才叫理性吃饭呢?我们从大脑、牙齿、管子、静脉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

1、用大脑吃饭

由于多种原因,肿瘤患者不想吃、不愿吃,常常处于饥饿状态。饥饿不能饿死肿瘤,只会饿死自己。营养不会促进肿瘤生长,反而延长患者生命。良好营养是肿瘤治疗、身体康复的前提与保障。

为了与肿瘤作斗争,肿瘤患者应该要下定决心,排除困难,争取吃饱。吃饭时认真想一想:为什么吃?吃什么?如何吃?克服饮食偏好,纠正饮食任性,走出饮食误区,选择健康食物。即使是自己平时讨厌的食物,但是为了健康,也必须吃。

节制饮酒,增加蛋白质、水果、蔬菜摄入量。荤素配比合理(荤:素=1/5~1/3:2/3~4/5)、粗细搭配均匀。

2、用牙齿吃饭

牙齿在咀嚼中发挥关键作用,牙齿的数量、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咀嚼次数取决于食物,一般要求每口咀嚼20~30次,每餐咀嚼900~1100次。肿瘤患者牙齿稀松、消化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减弱,更应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切忌狼吞虎咽、囫囵吞枣。

3、用管子吃饭

如果口服营养补充仍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可能需要采用管饲来补充营养。因为鼻饲管很细,并不影响吞咽,管饲患者同时还可以继续经口进食。多数患者在几天内可以适应管饲,少数人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一些。

常用的管饲喂养途径有经鼻置管如鼻胃(肠)管,经胃置管如PEG/PEJ、手术胃造瘘,经肠置管如穿刺空肠造瘘。置管方法有非手术置管和手术置管。

腹泻、腹胀是两个常见不良反应,减少喂养量、减慢喂养速度多数可以缓解。

4、用静脉吃饭

在胃肠道完全不能使用如完全性肠梗阻,或者经胃肠道喂养不足时,可以通过静脉给患者喂“饭”,医学上称为肠外营养或静脉营养。

古代阿育吠陀谚语(Ancient Ayurvedic Proverb)说:When diet is wrong medicine is of no use, When diet is right medicine is of no need.翻译过来就是:饮食均衡,医生归田;饮食不好,仙丹无效。

由此可见:吃饭多少、营养状况好坏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

肿瘤患者吃什么好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类提供自身所需能量,对干脂肪的利用率差。因此,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应作为肿瘤患者的首选方案。同时鉴于营养不良在肿瘤人群中的普遍性及其严重后果,饮食营养的关注度应贯穿于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其原则为既要保证营养平衡,又要选择性饥饿肿瘤细胞。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最重要的营养元素,高蛋白饮食有益于肿瘤患者。日常最好来源是鱼、家禽、瘦红肉、鸡蛋、低脂乳制品。

特别提示

在吃一般食物的时候,仍需要经过肠胃的吸收、消化、转化,吃下的也不止有蛋白质,还包括许多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蛋白没有精准的调控。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当体内需要大量蛋白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吃下太多的热量,达不到所需要的量。乳清蛋白(whey protein)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蛋白补充品,由牛奶中精炼而成。因此,肿瘤患者可以选择调配好的乳清蛋白粉,精准掌握需要摄取的量。

2、脂肪(俗称油)

脂肪的补充应多选用不饱和脂肪,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

单不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芥花油、橄榄油、和花生油植物油中;

多不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玉米油、红花油、花油、和深海鱼油中。

3、碳水化合物(糖类)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肿瘤细胞主要通过大量摄取糖,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能量需要。这一特性是当前研制肿瘤专用营养配方产品的理论基础,科学家有意识的减少糖的含量,增加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选择性的提供能量来源,以使肿瘤细胞得不到更多的营养。

4、微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维持机体的正常运作所必须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硒为抗氧化营养素,它们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的作用,具有防癌或抑癌的功效。微量营养素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

抗癌道路艰辛,肿瘤患者吃什么,怎么吃,不只是患者一个人的事情,家属也要格外配合引导,因此,肿瘤患者更加需要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应成为独立于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姑息治疗等手段以外的一项专门治疗手段,应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核心部分和肿瘤患者最基本、最必需的治疗措施。

专家简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方玉主任

方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预防医学硕士

北京营养学会及临床营养分会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声明:春晓健康网是服务与广大癌症肿瘤客户群体的综合性网站,提供癌症肿瘤相关问题交流咨询等服务,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客服进行交流以及咨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10 条评论,910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