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20:04:01,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小细胞肺癌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小细胞肺癌怎么治疗
文章目录
一、 小细胞肺癌治疗基础
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
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小细胞肺癌的放疗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生物细胞治疗
二、 小细胞肺癌规范化治疗与个性化治疗
1、 早期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
2、 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个性化治疗
三、 小细胞肺癌领域专家
四、 小细胞肺癌新药和临床试验
1、小细胞肺癌新药
2、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
五、小细胞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预防
1、小细胞肺癌复发和转移机制
2、人体免疫系统与癌症
3、人体主要抗癌免疫细胞
4、已上市和临床试验阶段免疫细胞技术
小细胞肺癌治疗基础
小细胞肺癌五年生存率
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长迅速,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占据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14%,是一类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肺癌,与吸烟高度相关。
其进展快、自然病程短,多为浸润生长,病变侵犯范围广,确诊时多已转移,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约5%~15%的早期患者没有症状表现,多于常规体检或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小细胞肺癌的典型症状包括咳嗽、痰血或咯血、呼吸困难或喘哮、发热、声音嘶哑、胸痛及胸腔积液等。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EER数据库,基于1988年~2001年间被诊断SCLC的人群的五年生存率如下:
图1:不同分型小细胞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来源:美国癌症协会)
原发部位(T期)的小细胞肺癌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31%;
区域淋巴结转移(N期)的小细胞肺癌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19%;
远处转移(M期)的小细胞肺癌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8%;
其他小细胞肺癌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2%。
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按照NCCN指南,仅临床分期为Ⅰ~ⅡA期、且纵隔病理分期为阴性的患者,可以选择采用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手术后必须联合采用全身治疗或全身治疗联合放化疗。
但实际临床上,对于一些类型不明的肺部结节,在患者身体情况可耐受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尝试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根治性切除,许多小细胞肺癌患者就是在切除病灶后进行病理检查的时候确诊小细胞肺癌的。
小细胞肺癌的放疗
相比于其它类型的癌症,小细胞肺癌对放射治疗更加敏感。对于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应在化疗的1~2个周期尽早加入放疗,同步进行放化疗为标准治疗。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则可考虑进行序贯化放疗,在化放疗结束后3周左右可行预防性脑放疗预防颅内转移;对于广泛期的患者,则应谨慎选择预防性脑放疗。
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小细胞肺癌进展快、发生转移的时间早,但首次治疗对于化疗敏感,因此化疗也是小细胞肺癌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不论是局限期还是广泛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排除化疗禁忌症后,均需要进行化疗,同时可以辅助采用其他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经典的化疗药物包括依托泊苷、顺铂、卡铂等。对于二线化疗方案,仅有拓扑替康为1类证据,其余化疗方案(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异环磷酰胺)等在NCCN指南、CSCO指南中均为2A类推荐。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内之后,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进行结合并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同时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目前临床上对于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获得的成果很少,如果需要进行靶向治疗,可以考虑选择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如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
PD-1类药物不同于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其主要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PD-1主要在激活的T细胞中表达,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肿瘤微环境会诱导浸润的T细胞高表达PD-1分子,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1的配体PD-L1和PD-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PD-1的抗体可以阻断这一通路,部分恢复T细胞的功能,使这些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
2017年,NCCN指南推荐将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用于复发性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2018年FDA批准其作为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是把对肿瘤有杀伤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输给患者,或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活化、增殖后再转输入患者体内,使其在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治疗方法。如CAR-T细胞、树突细胞、CTL、NK细胞、巨噬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细胞肺癌规范化与个性化治疗
早期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
准确诊断并分期是治疗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分期才能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案,并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同分期及不同身体状况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方案都不同。手术方法选择不当,或者治疗方案不合理,甚至发生失诊、误诊等,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接受正式的治疗前,患者一定要咨询国内外专家,保证治疗方案的准确性,以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
对于Ⅰ~Ⅱ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上应首先确认患者纵隔病理分期级是否具备手术条件。对于具备手术条件、且纵隔病理分期阴性的患者,可以首先进行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辅助以全身治疗或全身治疗联合纵隔放疗。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或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应考虑采用放射治疗配合全身治疗。对于纵隔病理分期阳性的广泛期患者,则应根据患者的转移情况及局部症状表现,优先选择放射治疗联合全身治疗或预防性放疗。对于局限期ⅡB~ⅢB期的患者,仍以全身治疗配合放射治疗为主,或采取个性化治疗,对于全身状况欠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序贯治疗。
由于大部分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因此更要求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指导,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个性化治疗
晚期癌症患者的病情通常更佳复杂,存在更严重的浸润、广泛转移等,且患者的肿瘤负荷更高、身体状态更差,每位患者适用的治疗方案差异很大,更需要专家的经验和对治疗技术的了解。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新治疗方案的发展速度很快,晚期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一定要咨询国内外专家。
对于所有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是合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那些已接受手术切除者推荐辅助化疗。对于超出T1-2N0、一般情况良好(PS 0-2)的局限期SCLC患者,推荐的治疗包括化疗同步胸部放疗(1类)。对于广泛期疾病患者,推荐的治疗是单纯化疗,虽然放疗可用于选择性患者缓解症状。在广泛期疾病以及脑转移患者中,化疗可以在全脑放疗前、后给予,这取决于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果先给予全身治疗,则在全身治疗完成后给予全脑放疗。
已证明许多单药和联合化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有效。依托泊苷和顺铂(EP)是最常用的初始联合化疗方案。由于在疗效和毒性两方面均具有优势,在局限期情况下该联合取代了烷化剂/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方案。对于超出T1-2N0的局限期患者,EP+同步胸部放疗是推荐的治疗(1类)。
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仍以全身治疗与放射治疗配合支持治疗方法为主。放射治疗时应兼顾患者的耐受情况及转移情况,合理选择放疗范围,或采取序贯治疗的方法。在部分特殊情况下,NCCN指南认为,也可以采取姑息治疗的方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小细胞肺癌领域的靶向治疗研究成果很少,如果需要采用靶向治疗,可以考虑使用抗血管生成剂进行治疗。
肿瘤晚期本身并不可怕,重点在于一旦确诊要尽早治疗、规范治疗。肿瘤晚期是非常复杂的疾病阶段,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按照既定的治疗方案及早地进行治疗。目前通过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策略的选择、指导和管理,即便是晚期患者,也同样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晚期患者更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轻易放弃治疗或错过 治疗时机。
小细胞肺癌国内外专家
接受规范、的诊疗,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无进展生存或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相反地,如果误诊误治,则会导致癌症早期复发或者治疗效果不佳。当一位患者被诊断为癌症或者需要更换治疗方案时,寻求其他专家咨询或者第二医疗意见是患者和患者的主治医生应当采取的一项步骤,亦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的表现。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各种新药、新治疗方法的研发,癌症的无进展生存率与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均优于以往。选择更适当的治疗方法,患者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接受专家咨询或第二医疗意见,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更多治疗选择,并作出明智的决定。
国内小细胞肺癌专家
王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胸膜间皮瘤、胸腺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尤其在肺癌基因分型个体化诊治方面引领国内走向
王子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肺癌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
赵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
医学博士,内科教研室主任
胸部多种实体肿瘤、肺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纵隔淋巴结,气管镜检查、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治疗
安彤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肺癌为主胸部肿瘤及实体瘤肺转移内科综合治疗、内科腔镜治疗
专家推荐
美国小细胞肺癌专家
Michael Lanuti, MD
麻省总医院胸外科主任
麻省总医院胸腔肿瘤科主任
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Dean Donahue, MD
麻省总院胸廓出口综合症项目主任
新英格兰爱国者队、波士顿棕熊队和波士顿红袜队胸外科顾问
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胸外科医师
哈佛医学院外科助理教授
Jack A. Roth, M.D., F.A.C.S.
德州大学医学博士安德森癌症中心胸心血管外科系教授
德州大学医学博士安德森癌症中心胸腔和心血管外科系胸腔和心血管外科科主任
德州大学医学博士安德森癌症中心胸腺和心血管外科系Bud S. Johnson杰出临床主席
德州大学休斯顿德州大学医学院心胸血管外科系教授
美国陆军预备队医疗队上尉
Christopher G. Azzoli, MD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前委员会主席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医师
ASCO 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Alice Shaw, MD, PhD
麻省总医院胸外科中心的主治医师
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副教授
Michael S. Rabin, MD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Lowe胸部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肺癌专家
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
哈佛医学院医学助理教授
David M. Jackman, MD
高级医师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临床路径管理医学主管
哈佛医学院医学助理教授
Inga Lennes, MD, MBA, MPH
大众全科医师组织绩效改善及卓越服务高级副总裁
MGH癌症中心门诊部医务主任
MGH癌症中心临床质量主管
哈佛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师
Frank V. Fossella,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胸/头颈部肿瘤内科医学教授
安德森癌症中心胸/头颈部肿瘤内科医生
张玉蛟
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胸部肿瘤临床放疗主任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立体放射外科中心主任
德克萨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后导师
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会学报高级副主编
日本小细胞肺癌专家
坪井正博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
呼吸器外科长
松本慎吾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日本呼吸器学会
呼吸器专门医
铃木建司
顺天堂病院
小细胞肺癌新药和临床试验
小细胞肺癌新药
目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以放化疗为主,常规一线治疗方案是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推荐方案包括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可选方案包括洛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方案,此种治疗方案毒性较强,疗效比常规方案及推荐方案并不明显,因此仅作为可选策略。
近两年,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小细胞肺癌也终于终结无药悲剧,迎来暖春。
2018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nivolumab(纳武单抗,Opdivo)用于治疗经过铂类化疗和至少一种其他疗法治疗过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这是FDA历史上首个批准的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方案。
2018年12月,FDA授予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优先审批资格。2019年,NCCN指南中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推荐方案。
2019年3月,FDA批准将阿替利珠单抗与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此种方案与化疗相比,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在阿替利珠单抗在国内已经获批上市。
2019年6月17日,FDA加速批准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和至少一种其它疗法后疾病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2019年7月15日,药企阿斯利康宣布FDA已授予旗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urvalumab(德鲁单抗,Imfinzi)成为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孤儿药指定,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图2: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方案
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
关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较少,请关注持续更新。
图3: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
小细胞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预防
一、小细胞肺癌复发和转移的机制
癌症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于癌细胞的扩散,癌细胞是很微小的,即便接受手术,也很难被全部清理,甚至也无法被现有设备检测出来,因此这时病人仍需要接受放化疗的治疗。癌症患者接受化疗,依然不能保证所有的癌细胞被清除,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治疗后,体内仍会有顽固的癌细胞残留。在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时候,癌细胞就会趁机再次复发。
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的肿瘤会呈现浸润式的生长。对于肉眼可见的肿瘤团块,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将其切除,但对于分散在体内、四处流散的肿瘤细胞,还是无法彻底根除的。
小细胞肺癌多呈浸润性生长,因此手术治疗效果有限,患者需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配合全身治疗等方案,才能提高整体无进展生存率,同时预防或降低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即使是对于部分能够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肿瘤,手术结合放化疗可以将其活跃的癌细胞彻底“杀灭”,实际上患者体内仍有部分难以清除的癌细胞,平时处于不活跃的“假死”状态,等到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开始大量分裂,导致复发。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够有效阻止癌细胞转移的方法,对抗癌症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预防,相对地降低癌症转移的风险。而对于术后患者,仍要做到定期复诊以及早发现隐患,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改善体质,以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二、人体免疫系统与癌症
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杀死异物,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污染物以及其他非自身的物质,这是由免疫细胞通过识别异物表面上特定的标志物来完成的。癌细胞表现异常,所以免疫系统很可能识别他们为异物并杀死他们。
免疫系统可监视肿瘤的发生并通过细胞免疫机制杀灭肿瘤,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则可能发生肿瘤。人体内的细胞,特别是那些新生较快代谢旺盛的细胞,如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容易受病毒、物理、化学等因素作用的细胞,容易发生突变,即由于分子结构的改变而产生脱氧核糖核酸(DNA)化学组成的变异。这样,经常都可以出现一些突变细胞。这就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在依据。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发展为癌症。其原因就是由于机体有免疫监视机制的存在,人体免疫系统经常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那你可能要问了,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杀死癌细胞,那人们为什么会得癌症?大多数癌症很早就被免疫系统发现并排除,但一些癌症如果成功逃避了免疫系统就存活了下来。
这些癌细胞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追杀的:
1)、癌细胞有正常细胞形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出外来入侵者,如病毒。但由于癌细胞起源于患者自身的细胞,这使得免疫系统很难识别出癌细胞。
2)、癌细胞表面的靶点越多,它们就越容易被免疫系统杀死。但是靶点多的癌细胞被消灭后,剩下的都是靶点少的癌细胞。这些细胞由于表面的靶向抗原最少,它们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来,并且使癌症对免疫系统产生抗性。这就像用除草剂维护草坪一样,任何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能存活下来并茂盛的成长。随后,这种除草剂就没有用处了。
3)、癌细胞可以劫持人体的免疫控制系统,使免疫系统对癌症不起作用。人体内有很多控制开关来调节免疫系统的活动。一些癌细胞能够调节这些开关,从而使得肿瘤附近的免疫系统不起作用。针对这点的治疗方案很有前景,下文有详细说明。
4)、为了躲避免疫系统,癌细胞产生很少量的自身信号,而这些信号通常是免疫系统用来识别有缺陷或被感染的细胞。癌细胞表面粘附的蛋白旗帜可以活跃免疫系统,所以当癌细胞隐藏这些旗帜,就能躲过免疫系统的察觉。
三、人体主要抗癌免疫细胞
1)免疫系统中的“吹哨人”-NK细胞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体内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中重要成员—NK细胞,来看一下超高清显微镜下NK细胞是如何攻击并消灭癌细胞的。
1.先头部队进场,尝试性攻击,呵呵,癌细胞还在反抗!
2.队伍中的一名勇士找到了突破口,癌细胞瞬间瓦解,兄弟部队群起而攻之!
3.癌细胞已经毫无抵抗之力,逐渐被消灭,NK细胞顺利完成任务,凯旋!
NK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常年战斗在保卫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上,尤其在监视和消灭癌细胞的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奋勇拼杀,因此被誉为天然免疫核心细胞。
NK细胞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不显示肿瘤杀伤的特异性和MHC限制性,在机体其它免疫细胞(如T、B细胞)功能低下时,NK细胞的作用尤为重要!
医学上,NK细胞在对抗癌症的第一道防线中扮演关键角色。NK细胞有两方面抗癌作用,一是上述的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通过释放后穿孔素和颗粒酶或通过死亡受体杀死肿瘤细胞;二是它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扮演免疫系统的调节细胞角色,激活T细胞等的杀伤作用。
这些特点使NK细胞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大有可为。目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NK细胞策略有:体外活化的自体或异体NK细胞治疗;联合NK细胞和单抗药(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诱导抗体特异的细胞毒性;构建CAR-NK细胞免疫疗法。
2)免疫系统的哨兵-树突细胞
树突细胞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因此,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树突细胞在体内充分激活T细胞,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清除,树突细胞还能促进T细胞富集,增强对T细胞激活。
树突细胞疫苗应用在下列癌种及数据:
乳腺癌树突细胞疫苗
一项正在莫菲特癌症中心癌症中心和研究所进行的HER-2脉冲DC1疫苗试验将测试在高风险HER-2高表达和中度表达乳腺癌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用来预防乳腺癌的复发。
卵巢癌树突细胞疫苗
2019年第50届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上,一项二期临床试验,最终结果公布:对复发,铂敏感,上皮卵巢癌患者使用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DCVAC / OvCA添加到标准卡铂和吉西他滨方案,可以使晚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OS)延长一年多,这个数据绝对称得上惊艳!
肺癌树突疫苗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树突状细胞疫苗,在I期临床试验中,将CCL21-树突疫苗直接施用于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中。结果显示,在第56天,25%的患者病情稳定(意味着其肿瘤的大小不增加或减少)。
淋巴瘤树突疫苗(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
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淋巴瘤免疫治疗项目主任Joshua Brody博士将疫苗注射到一个肿瘤后(原位疫苗接种),看到整个身体内的肿瘤消失。这项重磅的研究4月8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在抗癌疫苗的治疗下,11名患者中有8名取得了病情缓解,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2名。1名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已经接近4年!
脑瘤树突疫苗(美国杜克大学)
生物科技公司Northwest Biotherapeutics近期公布了其先导疗法DCVax®-L治疗新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III期临床研究的中期试验数据。
截止到论文发表时,入组临床超过三年的患者中,67例(30%)存活超过30个月,44例(24.2%)存活超过36个月。预计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6.5至88.2个月。在分析时,参加试验的331名患者中有108名(32.6%)仍然保持存活。
3)免疫军团特种兵-T细胞
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主要依靠体内的白细胞军团,作为白细胞的一种,T细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人体里面的特种兵,一旦发现癌细胞,T细胞首先主动出击,杀灭敌人,因此,它也被称为“杀手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伤性T细胞,是一种监控并在需要时杀死靶细胞的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对带抗原的靶细胞有记忆功能,一旦发现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会刺激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CAR-T疗法的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原理是应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经过实验室重新改造,装载上具有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及共刺激分子,体外扩增后再次回输入患者体内,从而识别并攻击自身的肿瘤细胞。
四、已上市和临床试验阶段免疫细胞技术
01)美国
第一款治疗性树突细胞疗法获批
2010年,治疗性疫苗Provenge(sipuleucel-T)获批,这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癌症疫苗,也是DC疫苗,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临床研究发现,该药物延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至少4个月,这开创了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时代。
两款CAR-T疗法获批
2017年,FDA已经批准了两款CAR-T疗法给血液系统肿瘤带来了无进展生存性的突破,第三个靶向称为BCMA抗原的 CAR T细胞疗法预计将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实体瘤CAR-T疗法初现曙光
医学人员也希望CAR-T疗法能在实体瘤中出现奇迹。目前,斯坦福医学院的Majzner教授团队已经研发了全新一代针对实体肿瘤的CAR-T疗法,这种特殊的CAR T细胞疗法之所以被誉为最有希望的疗法之一,是因为它靶向一种在很多实体肿瘤中高水平存在的抗原--B7-H3,包括一些儿童癌症。
TIL疗法首获突破性疗法指定
除了CAR-T,2019年5月,Rosenberg团队研发的的免疫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方法LN-145被FDA授予为突破性的治疗指定,距离上市也仅是时间问题,一旦FDA批准,这将是首款用于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将给癌症患者带来巨大的生存获益。
02)日本
CAR-T上市纳入医保
2019年2月11日,据Japanese times(日本时报)报道,日本卫生部专家小组批准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Kymriah”癌症治疗的生产和销售。
更让人羡慕的是,日前这款又被纳入了日本中央社会保险,定价为30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7万元,30.5万美元),医保内批准的适应症为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25岁以下成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的说法,Kymriah将成为目前日本国内医保价格最高的药品。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百花齐放
除了特异性的CAR-T细胞疗法,日本还积极开展NK细胞,a・βT细胞,γ・ΔT细胞,树突细胞等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有些研究在国际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03)中国
在2016年之前,免疫细胞疗法虽未经批准,却在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临床应用,大部分三甲医院都有能力开展,费用在10万至20万不等,不少省份物价部门都批准过这样的项目,个别地方还进入医保报销范围。从技术上看,我国的肿瘤细胞免疫疗法走在世界前列,为手术后想预防复发,提高免疫的患者,或者临床中没有任何标准治疗方案的晚期患者提供以提高生活质量,尽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的临床辅助性治疗。以301举例,2016年魏则西事件之前,每日接受院内NK细胞治疗技术回输的平均20人,有些获益的患者至今仍健在。
2016年之后,虽尚未批准细胞免疫疗法进入临床应用,但政府逐渐规范并加快细胞治疗科学发展,各个医院也在法律法规的严格管控下,积极有序合规的开展临床试验,中国CAR-T细胞研究和临床治疗效果已经追上美国同行!全球CAR-T临床试验已达718项,其中美国以284项高居榜首,中国以228项位列第二,中国CAR-T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而在实体肿瘤领域,我们国家也取得备受世界瞩目的成绩,研发出了国际上首个靶向Claudin18.2的实体瘤CAR-T疗法。目前国内已开展多项针对实体肿瘤的CAR-T疗法临床试验。比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进行car-t治疗实体瘤,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除了CAR-T之外,其他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也在积极的进行临床试验,如301有tils疗法等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二期临床试验的多靶点复合抗原肽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这是第五代也是全新一代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可优化DC活化方法,以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中已有部分患者获益。我们期待更多好的临床数据,也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出台完善的细胞免疫治疗的监管政策,让这一辅助治疗技术能够早日进入临床造福患者。
04)细胞免疫治疗临床试验进展
CAR-T临床试验招募
TILs疗法临床试验
(注:该表格后续信息不定期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