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匹韦林 rilpivirine Edurant

高飞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9 12:07:59,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产品参数】

名称: 利匹韦林 rilpivirine Edurant

别名: 恩临、瑞卡必

剂型: 片剂

规格:25mg/30片

适应症:用于1型HIV-1感染的初治患者,提升预防HIV的有效性

厂家:美国强生

有效期: 24个月

 利匹韦林 rilpivirine Edurant

【适应症】

本品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适用于治疗开始时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HIV-1 RNA)低于或等于100,000拷贝/mL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初治患者。

【用法用量】

1、本品在12岁及以上且体重≥35kg的患者中的推荐剂量是25mg,每日一次,一次一片,随餐口服(参见【儿童用药】和【药理毒理】)。

不建议12岁以下患者使用本品。

2、与利福布汀同时使用:对于与利福布汀合用的患者,应将本品剂量提高至每日一次,每次50mg(两片,25mg/片),随餐服用。

停止合用后,应将本品剂量降低至每日一次,每次25mg,随餐服用

【不良反应】

初次服用利匹韦林的患者,至少有2%有轻中度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皮疹、头痛、头晕、抑郁、失眠、疲劳等。

禁忌

本品不应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对CYP3A酶有诱导作用或导致胃液的pH升高,从而可能显著减低利匹韦林的血浆浓度并可能导致病毒学应答失败和可能产生对本品或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性: 1、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2、抗分枝杆菌药:利福平、利福喷丁。

3、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

4、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多于一剂)。

5、圣约翰草(贯叶金丝桃)。

【贮存方法】

避光,不超过 30 ℃ 密闭保存。

【适用人群】

12岁以上

【药物相互作用】

利匹韦林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CYP)3A代谢。

因此,具有诱导或抑制CYP3A作用的药物可能影响利匹韦林的清除。

恩临和诱导CYP3A的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利匹韦林血浆浓度下降,并使得病毒学应答失败和产生对利匹韦林或对NNRTIs类的耐药。

恩临和抑制CYP3A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利匹韦林血浆浓度升高。

恩临与升高胃液pH的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利匹韦林血浆浓度下降,并使得病毒学应答失败和产生对利匹韦林或对NNRTIs类的耐药。

【有效期】

24个月

【剂型】

片剂

【生产厂家】

美国强生

【成分】

利匹韦林

【性状】

片剂

【注意事项】

1、对心电图的影响一项包含了60名健康成年受试者的随机、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莫西沙星400mg每天1次)交叉研究,通过超过24小时的13次心电图检查评估了推荐剂量(25mg每天1次)的本品稳态时对QTcF间期的影响。

QTcF间期经安慰剂基线校正后时间匹配的最大平均值(95%可信上限)差异为2.0(5.0)毫秒(低于具有临床意义的阈值)。

健康成人超治疗剂量使用本品(每日1次,每次75mg和每日1次,每次300mg)的过程中,QTcF间期经安慰剂基线校正后时间匹配的最大平均值(95%可信上限)分别为10.7(15.3)和23.3(28.4)毫秒。

稳态给予本品75mg每天1次和300mg每天1次,使得平均稳态Cmax较推荐剂量25mg每天1次者的平均Cmax分别约高2.6倍和6.7倍。

本品与已知的可能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同时使用时需谨慎。

2、皮肤反应和超敏反应上市后经验有接受含利匹韦林的治疗方案后出现重症皮肤反应和超敏反应的报告,包括出现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性症状(DRESS)的病例。

部分皮肤反应伴有全身症状(例如发热),其他皮肤反应则与器官功能障碍有关,包括肝脏血清生化指标升高。

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有3%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报告出现严重程度≥2级的与治疗相关的皮疹。

未见严重程度为4级的皮疹报告。

总体来说,大部分皮疹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且出现在治疗开始的4~6周。

如出现重症皮肤反应或超敏反应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但不限于重症皮疹或皮疹伴发热、水疱、累及粘膜、结膜炎、面部水肿、血管性水肿、肝炎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立即停止本品治疗。

监测包括实验室参数在内的临床状况,同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3、抑郁性疾病有报告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与抑郁性疾病有关的不良反应(情绪低落、抑郁症、恶劣心境、重性抑郁、情绪改变、消极想法、自杀企图和自杀观念)。

出现严重抑郁症状的患者应立即求医以评估该症状与本品有关的可能性。

若有关,则应权衡继续治疗的风险和受益。

在一项针对成人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人数=1368)中,截至96周,使用本品(人数=686)和依非韦伦(人数=682)后抑郁性疾病的发生率(不管因果关系,严重程度)分别为9%和8%。

大多数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

本品组和依非韦伦组的3级和4级抑郁性疾病的发生率(不管因果关系)都是1%。

本品组或依非韦伦组的因抑郁性疾病而终止治疗的发生率为1%。

报告指出每组有4例受试者出现自杀意念,而本品组有2例受试者出现自杀企图。

在一项针对12至18岁的儿科受试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人数=36)中,截至48周,接受本品的受试者抑郁性疾病的发生率(不管因果关系,严重程度)为19.4%(7/36)。

大多数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

3级和4级抑郁性疾病的发生率(不管因果关系)为5.6%(2/36)。

无受试者因抑郁性疾病而终止治疗。

报告指出1例受试者出现自杀企图和自杀意念。

4、肝毒性接受含利匹韦林治疗方案的患者中曾报告过肝脏不良事件。

有基础乙型或丙型肝炎或者治疗之前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患者使用本品后出现转氨酶升高或恶化的风险较高。

接受含利匹韦林治疗方案但不存在原有肝病或其他明确风险因素的成人患者中曾报告过肝毒性病例。

对于有基础肝病(例如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患者或者治疗开始之前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患者,建议在本品治疗开始之前进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并且在治疗期间进行肝毒性监测。

对于不存在原有肝功能障碍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也应考虑进行肝酶监测。

5、脂肪重新分布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身体脂肪的重新分布/堆积,包括向心性肥胖、颈背部脂肪蓄积(水牛背)、周围型消瘦、颜面部消瘦、乳房胀大和“类库欣面容”。

这些事件的发生机制及远期结果目前尚未明确。

体脂分布异常与本品应用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亦未明确。

6、免疫重建综合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用药中包括本品的患者有发生免疫重建综合征的报告。

在初始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用药治疗期间,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无症状或残留的机会致病菌产生炎症反应(例如鸟型分枝杆菌复合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杰氏肺囊虫肺炎和肺结核),从而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有报告指出免疫重建情况下也可发生自身免疫疾病(例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肌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但发病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发生于治疗开始的数月之后。

7、请置于儿童不易拿到处。

【温馨提示】

1.如果您发现该药品信息有任何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将热忱感谢您的批评指正!

2.本站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声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春晓健康网不具备药品销售资格,不售卖任何药物。网上药品代购存在假药等风险,请广大患者做好自我保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478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