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肿瘤怎么知道靶向药耐药了,靶向药耐药了有什么现象,靶向药耐药后怎么办

田晓霞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19:32:44,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癌症肿瘤怎么知道靶向药耐药了,靶向药耐药了有什么现象,靶向药耐药后怎么办

在需要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耐药突变,以及是否需要更换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建议患者重做一次基因检测。但是也有患者会出现这样的疑问:原始病灶的大小、肿瘤标志物水平、转移病灶,这几个项目的变动,哪个更危险?那种情况下最需要更换方案?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几种情况。

1、原始病灶缩小或不变,但肿标升高

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耐药当中缓慢耐药的表现,一种是治疗仍然有效,只是肿标在一定范围内或者因其它疾病而出现了波动。

肿瘤标志物本身对于诊断癌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高,跟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部分肿标项目的变化会比肿瘤的发展进程延迟(当然也有比较及时的),也有部分项目会受到其它疾病如,炎症、肾衰等的影响,判断疗效时仍然应当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主。

但由于这样的情况仍然存在缓慢耐药的可能性,因此患者仍可重新取样(组织或血液)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究竟是出现了耐药突变,还是合并了其它可能导致耐药的突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更换为其它治疗方案。

2、原始病灶缩小,但出现了新的转移病灶

即使原始病灶缩小了,也不能忽视耐药的可能性!新转移病灶的出现,可能预示着部分耐药(局部耐药)的发生。

从数值上分析,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可能被归入“疾病进展”的范围。我们都知道,判定临床缓解的一项很重要的标准是所有靶病灶的最大经之和。如果新出现的病灶很大,原始病灶缩小的比例又很小,这样也同样是危险的征兆。

在这类情况下,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靶向治疗药物,并配合局部治疗,仍然可以有获益。当然,也可以专门针对新病灶进行穿刺取样,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原始病灶体积增大,也不一定是进展

即使在最开始一两次评估的时候,患者的原始病灶体积增大了,有可能也并不能完全判断耐药——这可能是出现了免疫治疗的“假性进展”。

采用各类免疫治疗有效时,人体自身或外界输入的大量免疫细胞都会向肿瘤病灶部位聚集,表现在影像上,就是病灶体积增大了。

针对这种可能性,如果患者使用的是免疫治疗方案、又在最初评估时发现病灶增大,可以先做一个穿刺,分析得到的组织当中细胞成分究竟是以癌细胞为主,还是增加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如果穿刺得到的组织当中淋巴细胞很多,那就有可能是假性进展——影像上“变大”了的肿块当中,其实大部分都是“磨刀霍霍向癌细胞”的免疫细胞。

总得来说,疗效的评估以及耐药的判断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很多时候,判断患者是否进展、靶向药物是否还有疗效,需要完全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很难给出标准。因此,在每一个疾病变化的关键时期,患者都可以考虑向更高级别的专家寻求会诊帮助,降低误判的风险。

声明:春晓健康网是服务与广大癌症肿瘤客户群体的综合性网站,提供癌症肿瘤相关问题交流咨询等服务,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客服进行交流以及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6 条评论,64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