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ALK靶向药劳拉替尼改变了肺癌治疗格局

刘云飞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20:06:37,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型靶向药免费试用
肿瘤新型靶向药免费试用

肺癌ALK靶向药劳拉替尼改变了肺癌治疗格局

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对肺癌的理解增进了很多,尤其是在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上面。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肺癌都带有特定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就是这种癌症的标志。

肺癌中最常见且有靶向药物的基因突变就是EGFR和ALK。正常情况下,ALK基因在成年人肺部是沉默的,并不表达或者起作用。由于种种原因,ALK会发生突变而被激活,变成一个刺激肺部细胞生长的致癌基因。在中国人的肺癌中,3%-8%有ALK突变,10%-15%的不吸烟肺癌患者有ALK突变。

虽然肺癌患者是不幸的,但是如果患者存在ALK突变,使用ALK抑制剂治疗效果却是不错的。可以说,ALK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ALK突变肺癌的治疗格局。

劳拉替尼进军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将实现质的飞跃

2018年11月,FDA批准了三代ALK抑制剂劳拉替尼,用于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

2020年,在CROWN研究报道了一线劳拉替尼对比克唑替尼的临床研究数据,使用克唑替尼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是9.3个月,而劳拉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尚未达到;使用劳拉替尼的病人一年病情无进展的比例是78.1%,而使用克唑替尼的病人一年病情无进展的比例是38.7%,相差了一倍。

这意味着,劳拉替尼将从二线治疗一跃成为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首选治疗,将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劳拉替尼VS克唑替尼,劳拉替尼"入脑"效果更强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劳拉替尼无论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还是二线治疗药物,对脑转移患者依然有效。

在颅内活性方面能明显改善患者脑转移症状。患者使用劳拉替尼12个月时,未经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的患者占到了96%,而克唑替尼为60%。且克唑替尼具有可测量的脑转移患者占82%,劳拉替尼仅占23%。

逆转一代二代ALK抑制剂耐药,劳拉替尼更强势

劳拉替尼已经被证实是一种高效的第三代ALK基因突变的靶向药,有着强大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在I/II期试验研究中,劳拉替尼对一代二代靶向药耐药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一种ALK靶向药治疗,大多数都耐药并有脑转移发生。先前接受2次或更多ALK靶向药治疗的患者中,劳拉替尼有效率为69%,颅内有效率为68%。

毫无疑问,相比克唑替尼,劳拉替尼已经显示出极高的治疗优势。尤其是对具有脑转移病灶的患者,大多数的脑转移病人可见病灶可以完全消失,这是实属难得的。

在安全性方面,劳拉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72%发生了3或4级不良事件(AE),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为56%,最常见的是高甘油三酸酯血症,体重增加,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同时,导致永久停药的不良事件分别发生为7%和9%。

由于目前,劳拉替尼还没有在中国正式上市。需要的患者可以通过香港或者美国自行购买。

以上是全球肿瘤医生网编辑的关于劳拉替尼用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想了解详情的患者可致电400-626-9916咨询。

声明:春晓健康网是服务与广大癌症肿瘤客户群体的综合性网站,提供癌症肿瘤相关问题交流咨询等服务,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客服进行交流以及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3 条评论,57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