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前列腺癌放疗时,选择IMRT或优于3D-CRT

柳国胜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20:24:59,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型靶向药免费试用
肿瘤新型靶向药免费试用
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Sujenthiran A等报告,前列腺癌患者因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而发生重度消化道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小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但泌尿生殖系毒性反应相近。这些结果是在未经选择的真实世界人群中得出的,结果支持IMRT的使用,亟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7; DOI: 10.1016/j.ijrobp.2017.07.040)

虽然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IMRT相对于3D-CRT的优效性,但前者已被广泛采纳。该研究为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性研究,旨在比较前列腺癌患者接受IMRT或3D-CRT的泌尿生殖系(GU)和消化道(GI)毒性作用。

研究者从癌症登记数据库、国家放疗数据和住院登记统计数据库(HES)中筛选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接受了IMRT(6933例)或3D-CRT(16 289例)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以及患者在HES中的放疗后诊断编码建立了重度毒性反应(根据NCI CTCAE评分系统应≥3级)编码系统;采用竞争性风险回归分析估算风险比(HR),对患者接受IMRT和3D-CRT之后的重度GU和GI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比较,校正因素为患者、疾病以及治疗特点。

结果显示,IMRT的使用率一路攀升,从2010年的3.1%猛增至2013年的64.7%,与3D-CRT相反。接受IMRT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3D-CRT治疗的患者发生重度GI毒性反应的可能性降低(4.9/100人-年 vs 6.5/100人-年;校正HR为0.66,95%CI 0.61~0.72),但GU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相近(2.3/100人-年 vs 2.4/100人-年;校正HR为0.94,95% CI 0.84~1.06)。  
转自:全球肿瘤快讯
声明:春晓健康网是服务与广大癌症肿瘤客户群体的综合性网站,提供癌症肿瘤相关问题交流咨询等服务,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客服进行交流以及咨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10 条评论,486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