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检测,2021年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王慧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20:15:21,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肝癌早期检测,2021年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我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一半左右的肝癌发生在中国,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目前仅为14.1%。肝癌长期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没有普及,早期诊断率低,导致70%~8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可以施行肝切除术和肝移植等根治性手段,可明显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其次,肝癌切除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达40%~70%。现有的诊疗策略和措施对降低肝癌的5年总病死率非常有限,因此探索新的肝癌筛查、诊疗策略极其迫切。

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专家组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以及肝癌肝病相关的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对肝癌早期筛查的策略和流程进行了充分调研讨论,并形成了《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改进风险人群早期肝癌发病预警、筛查和诊断方法,增强检查针对性并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实现早治获益。该共识已发表于近期出版的《中华肝脏病杂志》。

内容要点

目标人群

推荐筛查的目标人群为慢性肝病或有肝癌家族遗传史者,尤其是40~75岁的男性。

筛查方法

(1)优先推荐aMAP等利用易于获取的临床指标构建的肝癌风险评分系统对慢性肝患者群进行分层,提高筛查参与率。

(2)甲胎蛋白作为首选的血清学指标,联合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L3可明显提升早期肝癌检出灵敏度;推荐腹部超声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甲胎蛋白联合腹部超声可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MRI不适宜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可作为加强筛查或早期肝癌影像学诊断的工具。

(3)现有液体活组织检查方法在灵敏度、特异性或稳定性方面还面临挑战,尚不能用作为单独手段进行肝癌早筛或监测,可作为个体化筛查或诊断的补充,对高危人群进一步浓缩,筛选出极高危的早期/极早期肝癌患者。

早筛流程

建议针对我国人群肝癌早筛采用类似“金字塔”式的精准化分层筛查策略,逐层富集浓缩风险人群。见图1。

肝癌早筛“金字塔”模式

注:US腹部超声;MRI磁共振成像;AFP甲胎蛋白:DCP异常凝血酶原

图1 肝癌早筛“金字塔”模式(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原文: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PreCar)专家组.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6):515-522.DOI:10.3760/cma.j.cn501113-20210605-00264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声明:春晓健康网是服务与广大癌症肿瘤客户群体的综合性网站,提供癌症肿瘤相关问题交流咨询等服务,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客服进行交流以及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40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