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筛选

患者招募肺癌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莱古杉醇是一种新型精确制导的紫杉类新药,其在正常组织和血液中药物的活性被封闭, 药物只在肿瘤部位聚集和释放活性,从而可显著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和提升疗效。同时,因为精确制导的特征,对免疫系统和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无毒性,适合于联合免疫治疗共同治疗各种晚期实体瘤。

患者招募癌症无靶点要求免疫治疗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CD4+、CD8+T淋巴细胞TIL为代表的过继T细胞治疗技术通过体外采集患者的肿瘤组织,分离出T淋巴细胞,采用细胞因子诱导使其恢复肿瘤杀伤活性,然后通过体外选择性扩增的方式有目的性的大量扩增TIL,再回输至患者体内,使患者获得大量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招募肺癌G12C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DB-1310是映恩生物基于DITAC技术平台开发的靶向HER3的ADC产品。其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肿瘤抑制效果和安全性。并且在与EGFR小分子抑制剂联合使用中表现出优秀的协同抑制肿瘤效果。作为新一代的ADC分子,其将有可能成为广大癌症患者的新治疗选择。

患者招募非小细胞肺癌EGFR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YK-029A是一种口服的、不可逆的第三代EGFR-TKI,为奥希替尼类似药。该药是由苏州浦合医药控股的子公司海南越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开发的,最早于 2017年8月17日在国内首次递交临床申请,次年1月获批临床,2022年9月,拟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用于未经系统治疗的EGFR 20 ins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患者招募肝癌无靶点要求癌症疫苗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树突状细胞疫苗实际上早已在动物实验和早期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其中脑瘤、肾癌、黑色素瘤的树突细胞疫苗研发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上市

患者招募实体瘤(不限癌种)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RGT-264磷酸盐片是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HPK1抑制剂,对多种易感免疫激酶具有显著选择性。HPK1,也称MAP4K1,是一个免疫调节相关蛋白,是T细胞受体(TCR)信号诱导T细胞活化的重要负调控因子1。对HPK1激酶活性进行抑制是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研发策略。目前全球尚无HPK1抑制剂获批准上市。

患者招募非小细胞肺癌G12C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JMKX1899是济煜医药小分子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KRAS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与同靶点产品相比,JMKX1899具有较强的脑通透性,且没有心脏毒性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济煜医药已于2021年10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临床申请,济煜医药和沪亚将于近期向美国FDA递交临床申请,同步推进JMKX1899在中国和美国的临床。

患者招募肺癌KRAS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DB-1310是映恩生物基于DITAC技术平台开发的靶向HER3的ADC产品。其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肿瘤抑制效果和安全性。并且在与EGFR小分子抑制剂联合使用中表现出优秀的协同抑制肿瘤效果。作为新一代的ADC分子,其将有可能成为广大癌症患者的新治疗选择。

患者招募白血病CD70免疫治疗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BR108注射液是一款靶向CD70的创新型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增强型单抗,主要用于治疗CD70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BR108注射液一方面通过阻断CD70-CD27信号通路可抑制CD70-CD27的结合,解除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进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BR108与CD70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当CD70单抗与CD70+的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免疫球蛋白Fc受体介导的ADCC、CDC和ADCP而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在体内外药效和毒理研究中,BR108展现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

患者招募实体瘤(不限癌种)KRAS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SH009注射液是由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D-L1/CD47双抗,目前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批准。

患者招募胃癌PD-L1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LM-108是由礼新医药基于独家多次跨膜蛋白抗体发现平台、自主研发的靶向CCR8单克隆抗体,能够高效地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在不影响外周调节性T细胞(Treg)的情况下,特异性清除肿瘤浸润Treg,实现增强对于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

患者招募非小细胞肺癌FGFR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SC0011是一款泛FGFR抑制剂,对于FGF以及FGFR1~4均有靶向作用,有望成为与FGF相关的、或由FGFR突变驱动的多种类型的实体瘤患者的希望。

患者招募白血病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SDT-102 片是苏州锦生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靶向 CDK6/9 的选择性激酶抑制剂。临床前体外药效试验显示,SDT-102 可选择性抑制 CDK6/9 激酶的活性,从而调控其下游信号通路,对多种肿瘤细胞系的增殖具有很强的 抑制作用;体内药效试验显示,在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中,SDT-102 可有效抑制 移植瘤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临床前毒理研究表明,受试动物对 SDT-102 有较好的耐受性毒性反应明确可控

患者招募淋巴瘤ROS1ADC(抗体偶联药物)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CS5001是一种由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 (ROR1) 的重组人源单克隆抗体 (mAb) 构成的抗体偶联药物 (ADC) ROR1在胎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类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豚胎形成的生理过程中表达ROR1,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健康成人组织中基本没有该受体。鉴于其独特的表达形式,ROR1代表一种肿瘤特异性治疗靶点。此外,ROR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 中几乎普遍过度表达,在大多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过度表达,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32

患者招募实体瘤(不限癌种)无靶点要求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HMPL-415S1胶囊是一种新型、高效且高选择性的SHP2的变构抑制剂。SHP2是一种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主要在多种组织的细胞质中广泛表达。SHP2在多种细胞信号传导事件中起调控作用,控制新陈代谢、细胞生长、分化、细胞迁移、转录和致癌性转化。它与细胞中的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并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调节关键信号传导事件,包括几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下游的 RAS/ERK、PI3K/AKT、JAK/STAT和PD-1通路。SHP2表达或活性异常会导致许多发育性疾病以及血液肿瘤和实体瘤。

患者招募子宫内膜癌无靶点要求靶向药试验临床患者招募
注射用SKB264是靶向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多种上皮来源肿瘤中高表达)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其偶联方式和毒素小分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拟用于恶性实体瘤的治疗。 非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在TROP-2阳性的乳腺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显著,兼具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了SKB264在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值得提醒的是,SKB264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3项突破性疗法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