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10:04,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本文介绍了结直肠癌与KRAS基因的关系,阐述了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的重要性和参与方法。研究发现,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关键靶点,靶向治疗具有高度选择性、提高治疗效果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全球好药网等平台,患者可了解试验信息并参与试验。全球好药网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最新抗癌药物信息,助力患者寻找治疗希望。欢迎拨打咨询热线:400-119-1082。
【宜春】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免费试验
项目名称:【晚期CRC、晚期小肠癌、晚期阑尾癌】JAB-21822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等的研究
药品名称:JAB-21822
基因分型:靶向药
突变基因:KRAS,KRAS G12C
临床期数:Ⅱ期
治疗线数:一线失败
适应症状:携带KRAS G12C,经治结直肠癌
项目优势: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宜春】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免费试验
一、了解结直肠癌与KRAS基因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在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向。其中,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
二、什么是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的治疗方法,旨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就是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使用特定的靶向药物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三、为什么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如此重要?
1. 高度选择性:靶向药物能够精确识别并结合到肿瘤细胞上的KRAS基因突变,从而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对正常细胞的影响。
2. 提高治疗效果:传统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而靶向治疗则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3. 个体化治疗: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适合进行KRAS靶点靶向治疗的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四、如何参与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
1. 了解试验信息:通过全球好药网等平台,了解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的最新进展和相关信息。
2. 咨询专业医生:如果您符合试验条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试验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参加试验:在医生的指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参加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
4. 遵循试验规定: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随访。
五、全球好药网助力患者寻找治疗希望
全球好药网作为专业的抗癌新药、热门抗癌药信息交流平台,致力于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抗癌经验交流和最新抗癌药物临床研究信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的信息,欢迎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400-119-1082。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疑问,助力您找到治疗希望。
六、温馨提示
结直肠癌KRAS靶点靶向药试验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通过参加试验,患者有望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全球好药网将携手广大患者,共同期待这一试验成果的揭晓。如果您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400-119-1082。让我们一起,共创生命奇迹!
入选标准
携带KRAS G12C,经治结直肠癌
1 在进行任何研究相关的操作之前需获得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2 年龄≥18岁;
3 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局部晚期或转移的、不能行根治性治疗的、经标准治疗失败的KRAS p.G12C突变的晚期CRC、晚期小肠癌、晚期阑尾癌受试者:
4 预期生存期≥3个月;
5 良好的器官功能;
6 受试者必须具有至少一个符合RECIST v1.1定义的可测量病灶
排除标准
1 既往(≤2年)或目前患有其他病理类型的实体肿瘤或血液肿瘤;
2 对试验用药物或赋形剂等成分过敏;
3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
4 患有活动性感染或开始首次用药前14天内患有活动性感染;
5 既往(首次用药前≤6个月)或现有证据表明有下列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脑血管意外;
6 既往(首次用药前≤6个月)患有任何严重的和/或不可控制的疾病或经研究者和申办方判定可能影响受试者参加本研究的其他疾病;
7 既往(首次用药前≤6个月)或现有证据表明有下列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脑血管意外;
8 既往使用过 KRAS p.G12C 抑制剂或使用过EGFR抑制剂治疗的;
9 在首次给药前28天内进行过大手术、受到过严重创伤,或在治疗期间计划进行大手术的受试者(将由研究者与医学监查员协商后决定);
10 既往诊断角膜炎、溃疡性角膜炎和严重干眼病史的患者;
11 在首次给药前21天内接受过放射性治疗,除外首次给药14天仅限于非靶病灶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12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存在酗酒、滥用药物或精神性疾病可能影响研究依从性或研究结果评估的受试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