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5-03-23 21:10:08,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本文介绍了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试验,该试验旨在评估针对BTK靶点的药物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BTK靶点靶向药具有高度选择性、显著疗效和较高安全性。全球好药网正招募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试验,患者将获得免费治疗、专业医疗团队服务及优先使用新药的机会。符合条件的患者可拨打400-119-1082咨询详情。
【遂宁】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免费试验
项目名称:【套细胞淋巴瘤】一项比较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利妥昔单抗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不适合干细胞移植的既往未经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III期、随机、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药品名称:泽布替尼(BGB-3111)
基因分型:靶向药
突变基因:BTK
临床期数:Ⅲ期
治疗线数:初治
适应症状:套细胞淋巴瘤
项目优势:第二代BTK抑制剂,具有较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对BTK具有强效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抑制其它靶点而产生的毒副作用。
【遂宁】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免费试验
一、认识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试验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中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BTK(Bruton酪氨酸激酶)作为治疗淋巴瘤的新靶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试验,是一种针对BTK靶点的药物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这类药物在治疗淋巴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一试验,研究人员希望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二、BTK靶点靶向药的优势
1. 高度选择性:BTK靶点靶向药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够精准作用于BTK蛋白,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2. 疗效显著:临床试验表明,BTK靶点靶向药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3. 安全性高:相较于传统化疗药物,BTK靶点靶向药的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较少。
三、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试验招募患者
为了进一步验证BTK靶点靶向药在治疗淋巴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全球好药网正在开展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试验的患者招募工作。
以下是招募条件:
年龄在18-75岁之间;
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B细胞淋巴瘤;
未曾接受过BTK靶点靶向药物治疗;
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果您符合以上条件,欢迎拨打全球好药网咨询热线:400-119-1082,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四、参与试验的优势
1. 免费治疗:参与试验的患者将获得免费的药物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 专业的医疗团队:试验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患者将得到规范的诊疗服务。
3. 优先获得新药:试验成功后,参与试验的患者将优先获得BTK靶点靶向药的使用权。
五、温馨提示
淋巴瘤BTK靶点靶向药试验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全球好药网诚挚邀请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试验,共同为淋巴瘤治疗事业贡献力量。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拨打咨询热线:400-119-1082,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入选标准
1.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 70 岁,或 ≥ 65 岁且< 70 岁且罹患不适合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合并疾病,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a. 心脏射血分数≤ 40% b.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60%预测值 c. 肌酐清除率< 70 mL/min 但≥ 30 mL/min(若根据Cockcroft-Gault 公式估算,则必须通过核医学扫描或 24 小时尿液收集进行确认) 2.根据 2016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组织学确诊为 MCL(Swerdlow et al, 2016),包括存在细胞周期蛋白 D1 阳性和/或 t(11;14)易位 3.既往未接受过 MCL 系统性治疗 4.存在可测量病灶,定义为≥ 1 个淋巴结病灶,其最长直径> 1.5cm,或≥ 1 个结外病变,其最长直径> 1 cm5.可获得用于确诊 MCL 的存档组织,或愿意接受新鲜肿瘤活检 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 0、1 或 2 7.预计生存期≥3 个月 8.器官功能良好,满足以下条件: a.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750/mm3(7 天内无生长因子支持) b. 血小板> 75000/mm3(7 天内无生长因子支持或输血) c.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0 × 正常值上限(ULN)d. 血清总胆红素 ≤ 1.5 × ULN(确诊 Gilbert 综合征者除外) 9.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必须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研究期间、泽布替尼或苯达莫司汀末次给药后≥ 90 天或利妥昔单抗末次给药后 12 个月(以较长者为准)使用高效的避孕方法。 10.禁欲的情况下、输精管被切除或同意在研究期间和泽布替尼末次给药后≥ 90 天、或苯达莫司汀末次给药后 6 个月、或利妥昔单抗末次给药后 12 个月(以较长者为准)内联合使用屏障避孕和方案中所述其它方法的男性患者允许入组。11.能够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并且能理解和依从本研究的要求。12.由以下任一方法所确认肌酐清除率≥ 30mL / min
排除标准
1.已知淋巴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 2. 既往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 3. 接受过 BTK 抑制剂、利妥昔单抗、或苯达莫司汀治疗 4. 患者治疗的目标是干细胞移植前肿瘤减灭 5. 入组研究前 3 年内存在恶性肿瘤病史,但已经治愈的基底细胞 或鳞状细胞皮肤癌、浅表性膀胱癌、宫颈或乳腺原位癌或局部 Gleason 评分为 6 的前列腺癌除外 6. 具有临床显著的心血管疾病,包括: a. 筛选前 6 个月内 发生的心肌梗死 b. 筛选前 3 个月内发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c. 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为 III 或 IV 级的充血性心脏衰竭 d. 具有临床显著的心律不齐史(例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7. 重度出血性疾病史,如 A 型血友病、B 型血友病、冯维勒布兰 德氏病或必须输血或其他医疗干预的自发性出血史 8. 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 6 个月内有中风或颅内出血史 9. 无法吞咽胶囊或存在显著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如吸收不良综 合征、胃切除术或小肠切除术、减肥手术、有症状的炎症性肠病、 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 10. 需要全身治疗的活动性真菌、细菌和/或病毒感染 11. 存在研究者认为可能会导致接受研究药物有风险或者使安全 性或有效性结果难以解释的基础医学疾病 12.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者反映存在活动性乙 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以下血清学状态: a. 存在乙肝表面抗 原(HBsAg)或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HBcAb 阳性、HBsAg 阴性、未检出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20 IU/mL)并且同 意接受 HBV 病毒再激活监测的患者可入组 13. 在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 4 周内进行过大型手术 14.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 35 天内接种活疫苗 16. 持续酗酒或药物成瘾 17. 对泽布替尼、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或研究药物的任何其他 成分存在超敏反应 18. 需要持续接受强效 CYP3A 抑制剂或诱导剂治疗 19. 同时参与另外一项治疗性临床试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