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30:04,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本文关注淋巴瘤这一“沉默杀手”,探讨其严峻的发病形势及新型免疫治疗带来的希望。文章介绍了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的背景、招募对象、试验优势及报名方式,强调这一试验为患者提供了新希望。呼吁更多患者参与试验,共同见证医学科技的进步,共创美好未来。详情可拨打咨询热线:400-119-1082。
【大同】淋巴瘤免疫治疗免费试验
项目名称:【国外 CAR T 细胞疗法】【预防复发】评估 JCAR017 在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TRANSCEND-NHL-001)
药品名称: T 细胞 (JCAR017)
基因分型:免疫治疗
突变基因:
临床期数:Ⅰ期
治疗线数:一线失败
适应症状: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纵隔 B 细胞淋巴瘤
项目优势:
【大同】淋巴瘤免疫治疗免费试验
一、淋巴瘤:不容忽视的“沉默杀手”
淋巴瘤,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患者忽视,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二、免疫治疗:开启淋巴瘤治疗新篇章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抗癌手段,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正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三、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患者的新希望
1. 试验背景
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是由我国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共同发起的一项大型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耐受性。
2. 招募对象
本次试验面向全球招募淋巴瘤患者,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均可报名参加:
(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淋巴瘤的患者;
(2)年龄在18-75岁之间;
(3)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肿瘤治疗,但效果不佳或复发;
(4)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试验优势
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具有以下优势:
(1)新型免疫治疗药物,有望提高治疗效果;
(2)安全性高,副作用相对较小;
(3)专业团队全程跟踪,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四、如何报名参加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符合招募条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的信息,请拨打全球好药网咨询热线:400-119-1082。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详细解答,并协助您完成报名流程。
五、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的开展,为众多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期待更多患者参与到此次试验中,共同见证医学科技的进步,为抗击淋巴瘤贡献力量。
在全球好药网,我们始终关注肿瘤患者的需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前沿的抗癌资讯和治疗方案。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再次提醒,如果您对淋巴瘤免疫治疗试验感兴趣,请拨打咨询热线:400-119-1082,了解更多详情。
入选标准
年龄≥18 岁
复发性或难治性 B 细胞 NHL,包括
DLBCL 队列(不再招募):未另行指定的 DLBCL(NOS;包括来自惰性组织学 [tDLBCL] 的转化 DLBCL)、具有 MYC 和 BCL2 和/或 BCL6 重排的 DLBCL 组织学的高级别 B 细胞淋巴瘤(Swerdlow 2016) 、原发性纵隔 B 细胞淋巴瘤 (PMBCL) 和滤泡性淋巴瘤 3B 级。受试者必须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和利妥昔单抗(或其他 CD20 靶向药物)治疗,并且在至少 2 线全身治疗或自体 HSCT 后复发或难治性疾病。
MCL 队列:MCL(诊断必须通过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或 PCR 证实 cyclin D1 表达或 t(11;14) 的证据)在至少 2 行全身性 MCL 后复发或难治性疾病治疗。受试者必须接受过烷化剂、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BTKi) 和利妥昔单抗(或其他 CD20 靶向剂)的治疗。Lugano 分类的 PET 阳性疾病
可从最后一次复发获得的存档肿瘤活检组织和可用的相应病理报告,或者,如果在筛选时认为至少有一个肿瘤受累部位可访问,则愿意接受治疗前活检(尽可能切除)以确认疾病。如果受试者从未有过完整的反应,则可以接受最近一次活检的样本。
东部肿瘤协作组 (ECOG) 表现状态为 0 或 1
足够的骨髓、肾、肝、肺和心脏功能
为白细胞分离术提供足够的血管通路
之前接受过 CD19 靶向治疗的参与者必须在完成之前的 CD19 靶向治疗后活检证实为 CD19 阳性淋巴瘤。
参与者必须同意使用适当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仅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 (CNS) 受累于恶性肿瘤(注意:研究允许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参与者)
至少 2 年未缓解的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史(以下不受 2 年限制: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已明确治疗且复发风险低的 1 期实体瘤、已治愈的局限性前列腺癌和宫颈癌活检原位或巴氏涂片鳞状上皮内病变)
在白细胞分离术后 6 个月内使用阿仑单抗或在白细胞分离术后 3 个月内使用氟达拉滨或克拉屈滨治疗
活动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具有活动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史或活动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的受试者被排除在外。患有活动性乙型肝炎或活动性丙型肝炎的受试者也被排除在外。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载量 PCR 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受试者是允许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或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且病毒载量为负的受试者符合条件,应考虑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不受控制的全身性真菌、细菌、病毒或其他感染
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心血管疾病史
有临床相关的 CNS 病理学病史或存在,例如癫痫、癫痫发作、麻痹、失语、中风、严重脑损伤、痴呆、帕金森病、小脑疾病、器质性脑综合征或精神病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使用以下内容:
在白细胞分离术后 7 天内或在 JCAR017 给药前 72 小时内使用治疗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定义为 >20 mg/天泼尼松或等效物)。允许使用生理替代、局部和吸入类固醇。
在白细胞去除术后给予低剂量化疗(如长春新碱、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300 mg/m2)以维持疾病控制必须在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7天停止。
在白细胞分离术的 1 周内不被认为具有淋巴毒性(见下文)的细胞毒性化学治疗剂。如果在白细胞分离术前至少经过 3 个半衰期,则允许使用口服化疗药物,包括来那度胺和依鲁替尼。
白细胞分离术 2 周内使用淋巴毒性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
白细胞分离术 4 周内的实验药物,除非实验性治疗没有反应或疾病进展,并且在白细胞分离术之前至少 3 个半衰期已过
在白细胞分离术和 JCAR017 给药后 4 周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例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甲氨蝶呤或其他化疗药物、霉酚酸酯、雷帕霉素、沙利度胺、免疫抑制抗体,如抗 TNF、抗 IL6 或抗 IL6R)
JCAR017 给药后 6 周内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DLI)
白细胞分离术后 6 周内进行放射治疗。受试者必须在受辐照的病灶中出现进展性疾病或有其他未辐照的 PET 阳性病灶才有资格。如果存在其他未照射的 PET 阳性病变,则允许在白细胞分离术前最多 2 周对单个病变进行放射治疗。
白细胞分离术后 90 天内进行 Allo-HSCT先前的 CAR T 细胞或其他基因修饰的 T 细胞疗法,但本方案中针对接受再治疗的受试者的先前 JCAR017 治疗除外
进行性血管肿瘤侵袭、血栓形成或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无法通过稳定的抗凝方案进行管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