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5-03-09 10:40:02,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本文介绍了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的背景、意义及参与方式。研究发现,BRCA1/2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试验旨在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并推动我国精准医疗发展。全球好药网作为专业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及咨询,助力患者寻找治疗希望。欢迎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试验,共同战胜病魔。
【深圳】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免费试验
项目名称:HWH340 片治疗胚系或体细胞 BRCA1/2 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 者的单臂、开放、多中心 IIa 期临床试验
药品名称:HWH340片
基因分型:靶向药
突变基因:BRCA1/2
临床期数:Ⅱ期
治疗线数:标准治疗失败
适应症状:BRCA1/2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项目优势:HWH340片为PARP抑制剂。PARP(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是一种DNA修复酶,在DNA修复通路中起关键作用。而PARP抑制剂就是阻止DNA修复工作,使得DNA存在损伤的癌细胞无法进行复制,诱导凋亡。
【深圳】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免费试验
一、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简介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男性健康。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BRCA1/2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为此,全球好药网携手国内外权威医疗机构,开展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旨在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二、BRCA1/2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BRCA1和BRCA2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BRCA1/2基因突变会导致DNA损伤修复功能受损,从而增加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据统计,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出约3-5倍。
三、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的意义
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的开展,意味着前列腺癌患者有望通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实现精准治疗。靶向药物作用于BRCA1/2基因突变产生的蛋白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的几个重要意义:
提高治疗效果:针对BRCA1/2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降低副作用: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从而降低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患者是否存在BRCA1/2基因突变,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推动精准医疗发展: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的成功开展,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四、如何参与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患有前列腺癌,且存在BRCA1/2基因突变,可以考虑参与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以下是参与试验的步骤:
咨询专业医生:与主治医生沟通,了解试验相关信息,评估是否符合入选条件。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确认是否存在BRCA1/2基因突变。
签订知情同意书:在了解试验风险和收益后,签订知情同意书。
参加试验:按照试验方案,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
五、全球好药网助力前列腺癌患者寻找治疗希望
全球好药网作为专业的抗癌新药信息交流平台,一直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抗癌药物信息和临床招募信息。如果您对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感兴趣,欢迎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400-119-1082,我们将为您提供详细的咨询和指导。
前列腺癌BRCA1/2靶点靶向药试验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战胜病魔而努力!
入选标准
中文通用名:HWH340片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剂型:片剂 规格:100mg 用法用量:门服,200mg,BID;
用药时程:4周为一个给药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毒性不可耐受或符合方案规定的其他终止研究治疗的标准
试验药
剂型:片剂 规格:20mg 用法用量:口服,按方案要求调整剂量;
用药时程:4周为一个给药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毒性不可耐受或符合方案规定的其他终止研究治疗的标准
入选标准
1 年龄≥18周岁,男性;
2 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为前列腺癌,合并纯小细胞或神经内分泌癌除外;
3 经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诊断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即血清睾酮达到去势水平(<50ng/dL或1.7nmol/L)后,出现下面情况的一种:①血清PSA进展: PSA>1ng/mL且PSA相隔1周连续3次上升,2次大于最低值50%;
4 既往接受至少一种新型激素治疗(醋酸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失败(治疗过程中发生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
5 既往接受至少一种针对CRPC的紫杉烷类(如多西他赛、卡巴他塞)化疗失败(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6个月内发生疾病进展),或临床评估无法耐受,或患者拒绝接受化疗,不包括用于治疗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HSPC)的紫杉烷类化疗;
6 经血液、肿瘤组织或ctDNA检测发现存在胚系或体细胞BRCA1/2突变;
7 入组前7天内,器官功能满足以下实验室检查标准:骨髓功能:ANC≥1.5×109/L,PLT≥90×109/L,Hb≥90g/L;肝功能:AST/ALT≤2.5×ULN(存在肿瘤肝转移者为≤5×ULN),TBIL≤1.5×ULN;肾功能:Scr<1.5×ULN,eGFR≥45mL/min/1.73m2;
8 ECOG评分≤2分;
9 预计生存时间≥12周;
10 有生育能力的受试者同意在研究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采取医学认可的有效避孕措施;
11 同意参加本试验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 已知对试验药物或同类药物过敏;
2 既往接受过任何PARP抑制剂治疗;
3 既往接受过任何DNA损伤类细胞毒性化疗(如米托蒽醌、环磷酰胺、铂类等),非前列腺癌且最后一次细胞毒性化疗距离入组前超过5年的除外;
4 筛选前3年内患有其它恶性肿瘤(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已经治愈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原位或浅表性膀胱癌除外;
5 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筛选前3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6 入组前4周(或对应药物5个半衰期,以较短者为准)内进行过系统化疗、新型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肿瘤中草药或其它抗肿瘤治疗(包括5-α还原酶抑制剂、雌激素和甲地孕酮等),维持去势治疗(LHRH激动剂或拮抗剂)或骨转移治疗(如地诺单抗、唑来膦酸)除外;
7 入组前4周内进行过大型手术、全身放疗或生物治疗,或入组前1周内进行过小型手术或局部放化疗;
8 入组前2周内使用过CYP3A4或CYP2D6抑制剂;
9 存在既往抗肿瘤治疗导致的>2级毒性(CTCAE5.0标准),脱发、研究者认为无安全性风险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或LHRH激动剂或拮抗剂相关的毒性除外;
10 存在有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的脑转移或脊髓压迫;
11 研究者认为可能影响研究药物给药或方案依从性的基础医学疾病(如酒精或药物滥用、精神疾病等);
12 无法吞咽口服药物或可能干扰药物吸收的胃肠道疾病者;
13 伴有急性炎症或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感染者;
14 血清HC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或HIV抗体检测阳性,或HBsAg阳性合并HBV-DNA>1000IU/mL者;
15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它临床试验者;
16 研究者认为的任何其它情况不适合参加本临床试验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