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免费试验(志愿者报名)

韩桂华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00:01,由春晓健康网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肿瘤新药临床实验申请

本文概述了胃癌作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威胁,并聚焦于无靶点胃癌患者通过新型抗癌药物临床试验获得治疗希望的可能性。文章解释了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的定义、优势,以及如何参与这些试验。此外,介绍了全球好药网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并提供了咨询热线以帮助患者寻找治疗机会。摘要如下:胃癌无靶点患者面临治疗挑战,新型抗癌药物临床试验带来新希望。本文解析了无靶点胃癌患者参与的试验类型、优势及参与方法,强调个体化治疗和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性。全球好药网提供临床研究信息,助力患者把握治疗机会。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勇敢尝试,为健康重拾希望。

【乌鲁木齐】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免费试验

项目名称:【胃癌溶瘤病毒】VG161晚期转移性胃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

药品名称: VG161

基因分型:其他类

突变基因:无靶点要求

临床期数:Ⅱ期

治疗线数:一线失败

适应症状:胃腺癌,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可以瘤内注射的胃癌患者 二线治疗失败且治疗药物需有PD-1

项目优势:VG161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肿瘤免疫增强型I型单纯疱疹溶瘤病毒,同时携带IL12、IL15/15RA(IL15和IL15受体α亚基)和PD-L1阻断肽(PDL1B)的基因,实现一个溶瘤病毒表达4个具有协同性抗肿瘤免疫刺激作用的基因。

【乌鲁木齐】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免费试验

概述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肿瘤患者的生命健康。在胃癌的治疗过程中,靶向治疗因其精准高效而备受关注。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找到适合的靶点。对于胃癌无靶点的患者,其他类试验的抗癌新药临床试验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为您揭秘这些试验,帮助您了解如何参与并把握治疗机会。

什么是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

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指的是针对无明确基因突变或靶点的胃癌患者,通过临床试验来评估新型抗癌药物的效果。这些试验通常包括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旨在为无靶点胃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的优势

1. 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对于无靶点的胃癌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而新型抗癌药物临床试验为这些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提高治疗效果。
2. 针对性强:与其他类型的试验相比,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药物选择,提高治疗成功率。
3. 安全性高:新型抗癌药物临床试验在开展前都会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何参与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被诊断为胃癌无靶点,希望参与其他类试验,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了解临床试验信息:通过全球好药网等专业平台了解最新的临床试验信息,包括试验药物、适应症、入选和排除标准等。
2. 咨询专业医生:在了解临床试验信息后,与专业医生沟通,评估是否符合入选条件,并获取医生的建议。
3. 参加筛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需参加临床试验的筛选,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4. 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了解试验的详细信息后,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自己在试验中的权利和义务。
5. 开始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患者将开始接受新型抗癌药物治疗,并按照试验方案进行随访和评估。

全球好药网助力胃癌无靶点患者寻找治疗希望

全球好药网是一个专业的抗癌新药、热门抗癌药信息交流平台,旨在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抗癌经验交流,以及提供全球最新抗癌药物临床研究信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的信息,或者寻求其他治疗建议,欢迎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400-119-1082。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帮助您寻找治疗希望。

温馨提示

胃癌无靶点要求其他类试验为无靶点的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参与这些试验,患者有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重拾健康。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符合条件,不妨勇敢尝试,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新的希望。

入选标准

2 年龄18 至 75岁(含界值),性别不限。

3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转移性胃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

4 按照《胃癌诊治指南》(CSCO,2021版),患者既往须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性治疗方案(其中必须包括抗PD-1单抗类药物)治疗失败,或经研究者判断因不良反应严重而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

5 能够提供既往存档病理组织蜡块和/或组织切片,或给药前愿意进行肿瘤组织活检。

6 根据 RECIST 1.1确定至少存在一个CT检查显示可测量的,并满足可接受当前剂量组注射给药体积(或IIa期首次注射给药体积)要求,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的肿瘤转移灶(注射病灶最好为主要瘤负荷病灶),且注射病灶基线最长径(淋巴结病灶为短直径)>1.5cm。

7 I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结果(HSV-1 IgG或HSV-1 IgM)为阳性者。

8 ECOG体力状态评分0-1分。

9 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

10 有充分的器官功能: 1) 血常规(14天内未接受过输血或集落刺激因子治疗):ANC≥1.5×10E9/L,PLT≥100×10E9/L,Hb≥85g/L,淋巴细胞计数≥1.5×10E9/L(对于淋巴细胞计数0.8×10E9/L到 1.5×10E9/L 由研究者判断是否入组); 2) 肝功能:TBIL≤1.5×ULN,ALT≤3×ULN,AST≤3×ULN; 3) 肾功能:Cr≤1.5×ULN,且肌酐清除率≥45ml/min(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 4) 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5×UL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ULN。

11 有生育能力的合格受试者(男性和女性)必须同意在试验期间和末次用药(VG161或纳武利尤单抗,以更晚发生者计算)后至少90天内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激素或屏障法或禁欲)。

12 育龄期的女性患者在入选前1天内的血妊娠试验必须为阴性。

排除标准

1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其中口服氟尿嘧啶类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为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2周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长的为准)。

2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其它未上市的临床试验治疗。

3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主要脏器外科手术(不包括穿刺活检)或出现过显著外伤。

4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14天内接受过全身使用的皮质类固醇(强的松>10mg/天或等价剂量的同类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除外以下情况:使用局部、眼部、关节腔内、鼻内和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治疗;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10mg强的松等效剂量)进行预防治疗(例如预防造影剂过敏)。

5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疫苗接种。

6 既往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尚未恢复到CTCAE 5.0等级评价≤1级(脱发等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

7 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脊髓转移和/或脊髓压迫者。

8 伴有活动性憩室炎或症状性胃肠溃疡者。

9 处于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感染期,并存在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口唇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皮肤炎、生殖器疱疹等,或存在疱疹感染相关的并发症(疱疹性角膜炎、脑炎、神经损伤等),并且不得间歇性或长期使用抗疱疹药物(例如,阿昔洛韦)治疗,间歇性局部使用除外。

10 其他未控制的活动性感染。

11 有免疫缺陷病史,包括HIV抗体检测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

12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或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除外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药物治疗后稳定的乙肝[HBV-DNA检测阴性或<50IU/ml]和已治愈的丙肝患者[HCV RNA检测阴性])。

13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史: 1) 需要临床干预的室性心律失常; 2) QTc间期>480ms; 3) 6个月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或其他III级及以上心血管事件; 4)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级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40%; 5) 经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由研究者判定)。

14 患有活动性、或曾患过且有复发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间质性肺炎、结肠炎、肝炎、垂体炎、血管炎、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括但不限于这些疾病或综合症等);但不包括临床稳定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患者,使用稳定剂量的甲状腺替代激素治疗的自身免疫介导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使用稳定剂量的胰岛素的I型糖尿病;白癜风或已痊愈的童年时代哮喘/过敏,成人后无需任何干预的患者。

15 曾接受免疫治疗并出现如免疫相关性肺炎、心肌炎等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且经研究者判定可能影响试验用药安全。

16 曾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且治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需要永久禁用者。

17 已知有酒精或药物依赖。

18 精神障碍者或依从性差者。

19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0 需要临床干预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或腹水的受试者。

21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其它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本临床研究。

声明:春晓健康网是服务与广大癌症肿瘤客户群体的综合性网站,提供癌症肿瘤相关问题交流咨询等服务,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客服进行交流以及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3 条评论,689人围观)